當前位置:
桐城新聞網(wǎng) >
> 社會民生
【禮贊偉大祖國·共建幸福文都】歲月滄桑 積淀美好
時間:2024-09-11
來源:桐城市融媒體中心
1974年,紫竹不過十六歲
,從縣城高中剛畢業(yè)
,便和千萬個熱血青年一樣
,響應國家號召下鄉(xiāng)支農(nóng)
,到大關鎮(zhèn)篤山村插隊當知青
。
和紫竹在一個知青點的有四位女同學。每天的勞動不是放牛就是割草
。一天下來
,牛滿山坡的亂跑亂蹦,不但沒吃多少草
,反而人和牛都瘦了
。好心的村民們并不責怪她們
,反而一再安慰,并自發(fā)弄來青草幫忙喂牛
。
知青點隔壁的胡大娘手把手地從零教起
,幫助大家學會種菜、養(yǎng)雞
、養(yǎng)鴨。直到一年以后
,紫竹和同學們的生活才走上了正軌
。鄉(xiāng)親們的古道熱腸,讓紫竹和同學們感受到了“家”的溫暖
。
時值“文革”期間
,紫竹只在縣城高中部上了兩年學,所學的知識遠遠達不到高中學業(yè)的真實水平
。好在她有多年養(yǎng)成的自學習慣
,閱讀充實了她的精神生活。她如饑似渴地在書本里汲取知識的營養(yǎng)
,文化功底日益扎實
。
她的勤奮好學,給當時的公社教育干事和區(qū)里的領導們留下極好的印象
,加上當時鄉(xiāng)村學校師資緊缺
,在她下放的第三年,她被調到鄉(xiāng)村中學擔任英語教師
。其后
,她一邊教學、一邊自學
,成為一名教學成績優(yōu)秀的代課教師
。
1977年,恢復高考的喜訊傳遍神州大地
。當年11月21日
,紫竹和全國五百七十多萬考生一樣,走進久違的高考考場
。紫竹如魚得水
,發(fā)揮自如。高考成績公布后
,紫竹榜上有名
。紫竹醉了,母親笑了
,甚至紫竹七十多歲的外婆也高興得淚流滿面
。這一年
,紫竹不到十九歲。
但是
,那份期盼已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卻沒有到來
。紫竹和母親急急忙忙到有關部門打聽。原來是“文革”期間戴在紫竹父親頭上的“特務”帽子沒摘掉
,紫竹的“政審”過不了關
,一家人為此深表遺憾。
令人欣慰的是
,沒過兩年
,紫竹的父親得到徹底平反,他的骨灰也安葬在縣烈士陵園
。這以后
,紫竹和所有知青一樣,在政策陽光的普照下
,回城就業(yè)
。1981年1月,她被組織部門選派到安徽省對外貿易學校學習
,因學業(yè)十分優(yōu)秀
,她被分配到金融部門工作。此后的30多年
,她勤勉敬業(yè)
,用自己的不懈努力,書寫了一段美好的人生
,直至光榮退休
。
歲月滄桑,在每一個人的人生中都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
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;厥鬃哌^的人生路,雖有曲折
,但終究光明
!紫竹一直感恩偉大的祖國給了她追求美好、創(chuàng)造美好的機遇
。她也始終堅信:國家富強
,是每個人生活幸福的基石。每個人都心向美好
,并為之努力奮斗
,國家的美好未來必定由愿景變成現(xiàn)實! (方明)
編輯:占思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