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城:傳統(tǒng)米面飄出“舌尖上的鄉(xiāng)愁”
時間:2022-12-09
來源:桐城市融媒體中心
圖為米面加工現場。
眼下,在桐城市農村,米面進入了生產和銷售的旺季。一架架米面似瀑布像珠簾,傳統(tǒng)工藝制出的米面,帶著濃濃的香味,暖心又開胃,是桐城鄉(xiāng)村一道傳統(tǒng)美食。
進入冬季,桐城市鄉(xiāng)村的米面作坊里就會熱氣騰騰,一派忙碌。天氣寒冷,早秈米浸泡發(fā)酵7、8天,清洗后磨出漿汁。濃濃的米漿進入蒸籠,經過蒸煮、面皮懸掛晾干、切絲等多道工序,最后上架晾曬,接受陽光的“洗禮”。
在農家小院里,一架架、一層層的米面瀑布一樣,形成一道道米簾子。陽光照射進來,在米面之間空隙里來回搖曳。村民不時整理,調整距離,確保每一根米面都受光均勻。
圖為加工好的米面上架晾曬。
有的村民還別出心裁,按照米面的制作工藝,制作出玉米面,以適應不同的人群和口味,黃燦燦的玉米面煞是好看。村民樊慧告訴記者,這種玉米面口感比以前的玉米糊好很多,大家的反響非常好,所以在市場上也很暢銷。
冬天進食米面補充營養(yǎng),能增強御寒能力。米面制作在桐有100多年的歷史,是桐城傳統(tǒng)美食,米面潔白如玉,入湯煮熟,味道鮮美,成為桐城人招待親朋好友的一道時令美食。
“小時候吃米面覺得是一種奢侈,是吃大餐,不是想吃就能吃的,現在吃的米面還是兒時的味道。米面蘊含著鄉(xiāng)情、鄉(xiāng)愁,帶有一種濃濃的愛鄉(xiāng)之情。”村民黃愛芝深情地說。(余大國 詹克彪 鄭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