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前位置:
桐城新聞網(wǎng) >
> 要聞
【強國復(fù)興有我 網(wǎng)上主題教育活動系列展示】人物報道:桐城好婆媳周桂蘭劉巧毓榮登2022年第二季度“中國好人榜”
時間:2022-08-08
來源:桐城市融媒體中心

圖為2022年第二季度“中國好人榜”發(fā)布儀式上展播的周桂蘭、劉巧毓婆媳二人先進事跡畫面。 何傳偉 攝
8月5日上午,2022年第二季度“中國好人榜”在山東省曲阜市現(xiàn)場發(fā)布
,桐城市文昌街道官橋村的周桂蘭
、劉巧毓婆媳二人因接力照顧聽障鄰居葉圣祥四十余載,光榮獲評2022年第二季度助人為樂類“中國好人”
。
周桂蘭
、劉巧毓婆媳二人是文昌街道官橋村沖口組村民。婆婆周桂蘭1978年嫁到官橋村
,得知本村孤寡老人葉某祥是自家叔伯輩
,又是聽障殘疾人,無人照料
,征得丈夫的同意后
,便開始照料老人的一日三餐,讓老人有熱飯吃
、有熱水喝
。除了做飯,周桂蘭還為老人洗衣漿裳
、鋪床疊被
,當(dāng)作自己的父母一樣孝敬。
天有不測風(fēng)云
,周桂蘭的丈夫因病于1994年去世
,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,周桂蘭獨自撫養(yǎng)3個未成年子女
,白天種田
、晚上從城里接點手工活來維持生計。雖然日子艱難
,但周桂蘭照顧葉某祥的飲食起居從未間斷
,就這樣堅持了20余年。
2006年
,兒媳劉巧毓從江蘇鹽城嫁過來
。兒媳婦進門后,周桂蘭有點擔(dān)心:兒媳婦是人家的孩子,又是遠(yuǎn)嫁而來
,不知道怎么看待這件事
,要是反對,怎么辦呢
?令周桂蘭感動的是
,劉巧毓不僅不嫌棄葉某祥,還毫無怨言地幫助婆婆一道照顧老人
。婆婆周桂蘭年齡越來越大了
,一天幾趟來回跑,有點力不從心
,往后誰來繼續(xù)照顧老人呢
?劉巧毓也猜出了婆婆的心思,她和婆婆談心
,承諾:無論刮風(fēng)下雨
,一定會讓葉某祥吃上熱乎的飯菜、穿上暖和的衣裳
、住著干凈的屋子
。從那以后,她每天騎車十多分鐘為老人送飯
,噓寒問暖
。劉巧毓很勤勞,家里兩個孩子要照顧
,還自謀職業(yè)
,平時騎車去市區(qū)賣飯團。她說:“這樣挺自由的
,顧家還不誤老人一日三餐
。”
2018年11月
,由于持續(xù)降雪
,路面濕滑,葉某祥意外摔傷
。劉巧毓
、周桂蘭及時將葉某祥送醫(yī)救治。周桂蘭已是古稀之年
,每天在家與醫(yī)院之間來回奔波
,早已疲憊不堪,村干部們考慮到周桂蘭家也確實困難
,在葉某祥出院后
,就把老人送到了敬老院供養(yǎng)
。劉巧毓每天送點心水果到敬老院探望老人,可無論劉巧毓送去他平時愛吃的
、還是愛喝的
,再也沒有看到老人像以前那樣露過笑臉,還常常一個人呆呆地站在窗前眺望遠(yuǎn)方
。劉巧毓隱約感到老人在養(yǎng)老院不開心
,于是打手勢詢問他“是不是想回家住”,老人眼里含著淚花
,不住點頭
。劉巧毓二話沒說,收拾包裹帶著老人回家了
。
葉某祥回家后
,劉巧毓隔三差五熬雞湯給老人補身子,看到喜悅又重新回到老人臉上
,劉巧毓心里可高興了
。2020年7月
,劉巧毓看著葉某祥行動日漸不便
,上洗手間都成問題,在丈夫的支持下
,一家人商量出錢為老人做了一間鋼構(gòu)的衛(wèi)生間
,還安裝了座便器和扶手。葉某祥雖不能說話
,卻常常用手勢向村里人表達對周桂蘭一家的謝意
。
周桂蘭、劉巧毓婆媳二人愛心接力
,悉心照顧葉某祥40余年
,直至他終老。她們一家用40余年的實際行動續(xù)寫助人為樂
、鄰里守望相助的良好家風(fēng)
,讓孤寡老人也感受到人間真情。(吳寒)
編輯:占思海